2022-02-23 21:57:26 来源:中国经济网 阅读量:7077
农村电影放映员,曾经是大家熟悉且风光的工作这些年,他们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农村放映的露天电影,观众也明显少了
40年,他在坚持什么。
黄金时代
农村露天电影,有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。
以前的农村生活单调,白天扛锄头,晚上靠枕头,这种单调,很大程度是先被电影改变的1982年,全国农村平均每万人拥有一个社办电影放映队,农民称赞电影放映队为送宝队另一组数据显示,1981年全国农村放映电影2200万场,农村电影观众达180亿人次
就在1981年前后,徐九斤来到海宁沈士文化站的沈士电影放映队帮忙,主要负责售票此前他在当地公社从事宣传工作,主要就是拍拍照片1982年1月,徐九斤才真正开始当放映员,他对自己放映的第一部电影记忆犹新——当时,他拉着一板车的放映设备,来到沈士公社的报国村,那天放的是《保密局的枪声》他到的时候,已是人山人海,村里工作人员赶紧来帮忙搬机器围着一块银幕,有人坐在地上,有人爬到树上,也有人趴在墙上甚至银幕的背面,站的都是人,他们兴致勃勃地表示,虽然从背面看电影画质不如正面清楚,但很有趣,比如电影中的人吃饭都是反手,还会反身上自行车
1983年,武打片《少林寺》火遍大江南北徐九斤回忆,他手上的《少林寺》电影胶卷分为4份,经常一天内要安排在4个村放映,最先在一个村从傍晚开始放,放完就赶紧将第一部分的胶卷送到下一个村,依次放映,等最后一个村拿到最后一部分胶卷放映时,有时候天都快亮了有时候,由于走路送片跟不上,电影接不上了,大家都在原地等着,几乎不会走开《少林寺》当时每张票2分钱,一场就能卖100多元
朱惠娟1982年3月1日加入许村放映队,与徐九斤是老朋友了当时,她首先学习使用的是16毫米放映机,她还记得,当时要经常骑车去放农村电影,机器放在自行车后座两侧,若是交通不便,则需要肩挑手扛一整套的放映设备,包括放映机,喇叭,银幕和电影胶卷——徐九斤记得,这些设备加起来足有86.5公斤重很快,朱惠娟被派往盐官镇学习使用35毫米的放映机这种半自动放映机器体积较大,适合在许村镇上的影剧院播放当时的许村镇影剧院,不仅有电影,还有录像,卡拉OK和小舞厅,影剧院售票小窗口外常挤满了人,大家都喊着买票,坐票卖完了,还可以卖站票,站票还可以两个人拼一张票,走廊和影院后面经常站满了人镇上放电影,更让人羡慕,当时每月工资,补贴,总共有30元,至今想起,朱惠娟对此依旧满意有文化的人才能干高中毕业的朱惠娟,是因学历较高才被调到乡镇文化站工作的
走向市场
到了20世纪90年代,徐九斤发现,镇上的礼堂电影不再吸引人,一场电影有时只有五六个人观看主要原因是彩电的出现,看电影的人就少了,后来有些人的家里装了空调,更让电影院木质翻板座椅加风扇的组合,少了吸引力
很快,放映队的同事们都下海了,徐九斤成了一个人的电影放映队,他开始自找门路,自负盈亏徐九斤主动联系村子,学校,由村集体或个人出钱请电影,在他的热情服务下,观众稍微多了一些,这让他欣慰了一些
人家都办厂子,你还放这个一度,家人反对他继续放电影已经做了10多年了,不舍得放弃徐九斤回忆,如果他不放,附近村里的老百姓可能就再也看不到露天电影了坚持任何一件事,都是要吃苦的1995年,他被迫走向市场,个人贷款4000元,到浙江电影机械厂买了新款的泛星牌放映机,1997年的一个冬日,温度在冰点以下,徐九斤骑摩托车去桐乡高桥镇的骑塘中心小学放电影,不慎滑倒在了结冰的路面上,摔倒后一个人连机器都拿不起来,后来在路人的帮助下,他才将机器放好,继续出发如今想来,他依旧觉得辛酸
20世纪90年代在农村放电影,要吸引人家来看,一定得有好片子最早,徐九斤在海宁四处借片子放,片子很快都放过了,为解决片荒,得跑到周边的桐乡,余杭,萧山乃至诸暨借2000年,他第一次开着2.9万元买来的面包车,前往诸暨借片子,一口气借了15部,每部租金15元,3个月内归还再后来,徐九斤开始与诸暨,萧山等地的农村和乡镇共享片源,互相换着放一次抢首发的经历,他至今津津乐道2000年,他花了500元,凌晨3点叫了一辆出租车前往上海的东方影视公司,为的是天亮时就拿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的《生死抉择》,最终,他花了3000元拿到该电影的拷贝胶卷,当日下午1点便赶回到沈士中学放映有时候,他还会赶往北京买片子
如此下来,徐九斤在海宁农村和乡镇的电影圈里闯出了名气,当地人说看到徐九斤,就有电影看数字电影时代,徐九斤也没有落下,2006年,他买了第一台数字放映机,这在当时浙江农村放映员中属独一份在他看来,相比胶卷,数字放映操作方便,片源多,还是立体声,与城市里电影院线上映的时间差也缩短了不过,有些事是农村露天电影始终无法与城市电影院相比的,比如,他在农村放电影的档期,只能集中在5月至11月,天气不冷,基本每场都有几十人观看
徐九斤的老朋友朱惠娟也坚持下来了日前,她到许村镇南联村放电影,恰逢下雨,几位老太太坚持让朱惠娟继续播放,她只得收掉银幕,把影像投在居民家门口的石柱子上,大小跟电视机差不多,放的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经典越剧电影《五女拜寿》,几十个老人坐满整场租用徐九斤片源库的朱惠娟跟徐九斤商量,能否多弄些越剧片源,老年人喜欢当下,农村观众喜欢看越剧电影,如《五女拜寿》《红楼梦》等,连放十天八天都依然看得津津有味,有些人为了看傍晚开始放的电影,下午一两点就开始抢位置
不过,观众群体肯定在萎缩平时经常看抖音等短视频的朱惠娟,也曾尝试吸引年轻人有一次在村里放电影,一群年轻人非要看《红海行动》,朱惠娟提醒年轻人:如果放了,老太婆就走了她最终拗不过,就放了,放了不多久,老人走了,年轻人也走了不少
坚持下去
徐九斤和朱惠娟,依旧穿梭在农村里。。
徐九斤的放映队成员,年龄都在60岁左右,在他看来并不算大,他说海宁还有70多岁的放映员呢2021年,即使在疫情影响下,徐九斤和团队依旧在海宁,桐乡等地放映了600场电影朱惠娟的放映队,包括自己在内只有两人,另一位是个年轻人——30岁出头的许海丰,是朱惠娟以前搭档的侄子,工作至今已有五六年,他平时的工作就是帮忙摆摆设备,收放线材等,每月能拿到三四千元工资
疫情发生前,他们除了在农村放映电影,有时还专门到学校放电影,这两年,学校放映基本取消了他们基本靠政府购买服务的托底目前,他们主要服务海宁十多个村,每村至少每月1场,2021年放映150余场近些年文化下乡,基本能保证一村一月看一场电影,还有一些文艺剧团,也送戏下乡
朱惠娟在想,放电影并不难,难在坚持下去她为许海丰着想,让他在业余尝试做点小生意2020年,许海丰办起了生产纸筒的小厂,这种纸筒可以供应给纺织厂用来缠线,目前生意马马虎虎
许海丰自嘲,现在自己是老年心态,不像以前总想着赚大钱成为电影放映员后,一些变化在许海丰身上发生着以前很少接触越剧的许海丰,一开始有些听不下去,不过跟着老年人听着听着,他自己也有了兴趣,此外,电影放映多在晚上,朋友约吃饭,他很难前往,一开始不习惯,渐渐晚上约得少了他变得比较容易满足,一次,他在学校里放映《战狼》,见他来了,学生们都鼓掌欢迎,这让他很欣慰
农村露天电影逐渐成了件怀旧的事2008年,徐九斤参观中国电影博物馆,他惊觉自己也有很多年存下的胶卷,海报等,萌生了打造电影馆的想法2014年,他个人出资500多万元,在许村镇建起了九斤电影珍藏馆很早之前,徐九斤就收藏了一些放映机所用的齿轮,灯泡,皮带等,成了电影珍藏馆内老式放映机能够正常放映的关键
在距离海宁许村不远的桐乡洲泉镇马鸣村,85后小伙朱强从九斤电影珍藏馆等地获得灵感,2014年前后,朱强开始四处收集放映机并筹备建立电影馆,在此之前,他曾做过电脑维修,目前主业是摄影摄像2016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,朱强的电影馆获得审批如今,朱强通过展示,教学,在当地的电影馆,学校等场所宣传电影文化他的父亲朱生荣,也曾是一位农村电影放映员父亲曾说起,1989年他去村里放映《海市蜃楼》,退场时,放映场地附近的围墙竟然被人推倒了朱强想象不出,到底有多少观众,才能推倒一堵墙
在许村,一场露天电影开场前,朱惠娟会跟熟人唠唠家常让朱惠娟开心的是,能看到观众看完全场,更让她放心的是,徒弟许海丰并未打算放弃电影放映的事业,而是说准备一直做下去
最近,许村镇许巷村的老放映员带了一位新徒弟,30岁出头,结婚才两年。如今,城市更新正在持续中,这位先行者又在做什么呢?“来看看新天地附近的丰裕里吧。”他这样说道。
。